近年來,湖北省結合產業實際,以能效標準引領為抓手,突出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強化多方聯動、協同作戰,推動重點領域
節能降碳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一、基本情況
湖北省
石化、
化工、
建材、
鋼鐵、
有色五大高耗能行業,涵蓋煉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燒堿、純堿、電石、乙烯、黃磷、合成氨、磷酸一銨、磷酸二銨、
水泥熟料、平板
玻璃、建筑
陶瓷、衛生陶瓷、煉鐵、煉鋼、鐵合金、銅冶煉、電解鋁等21個重點領域,共164家企業312個生產裝置。全省重點領域在建、擬建項目涉及煤制甲醇、合成氨、燒堿、水泥熟料、建筑陶瓷等5個重點領域,共12個項目。
二、主要經驗做法
(一)堅持全省“一盤棋”,共同推進節能降碳工作。
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廳會同省直有關部門,堅持系統思維,建立聯動機制,在
政策措施上步調一致,積極穩妥有序推動全省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工作。一是建立省級節能降碳工作聯動機制。召開全省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工作推進會,加強省級有關部門的協同聯動,做好系統謀劃和統一部署,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壓實部門責任。二是制定湖北省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工作的實施方案。圍繞穩增長和節能降碳、政策實施時機和節奏,科學制定我省實施方案,明確湖北重點領域節能降碳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
(二)發揮專業機構作用,準確全面建立能效清單。
充分依托
第三方專業技術機構及
冶金、建材、化工行業協會的作用,準確全面的建立了湖北省重點領域企業裝置和項目能效清單,并確保能效清單經得起推敲和驗證。一是開展能效核查。組織專業機構、行業專家開展實地核查,對全省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五大高耗能行業164家企業全覆蓋能效摸底,現場逐一對照企業主要裝置、生產線、工序,嚴格按照國家能效限額標準進行核算、核實現有企業裝置能效水平,核驗裝置規格和產能?,F場摸排12個在建項目和擬建項目裝置能效情況,完備建立了湖北省重點領域企業和項目裝置能效清單。二是完善能效清單。組織專家對能效清單進行評審;組織企業申辯,組織重點領域企業和項目核對擬公布的能效水平,科學建立了湖北省重點領域企業裝置和能效清單目錄。三是公布能效清單。編制湖北省第一批公布的能效清單,全省第一批公布企業能效清單涉及其中20個重點領域,共158家企業294個生產裝置,占比分別達到95.2%、95.8%和94.2%。
(三)對標行業能效水平標桿,建立節能改造項目清單。
結合湖北省產業實際,組織指導重點企業對標對表能效標桿。一是建立改造項目清單。組織各地依據能效清單,制訂節能降碳改造工作推進計劃,建立節能降碳改造項目清單臺賬,明確項目名單、時間節點和達成效果。全省21個重點領域共建立223個項目,預計投資1113.19億元,力爭實現節能能力400萬噸標準煤/年以上。二是完善項目改造清單。對企業提出的改造方案描述較籠統、技術改造路線不具體、對企業實現既定能耗目標支撐性不足的項目及能效低于基準水平但未列入改造清單的項目,組織行業實地開展督導,指導30多個項目進一步完善技術方案和路徑。三是開展節能降碳改造評價。對項目的實施滯后的進行現場調研督導,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實施中存在能效提升路線選擇難、項目實施落地融資難等
問題,組織對重點領域企業實施的節能降碳改造項目實施效果進行復核。四是組織召開工作推進會。組織能效低于基準水平的30家企業和15個重點領域整體能效水平未達標的有關企業召開工作推進會,對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工作進行推動部署。
(四)穩妥組織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推動五大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湖北省積極抓好“技改提能、制造煥新”三年行動,堅持標桿示范帶動。一是強化技改項目示范引導。分季度組織召開裝備制造、食品工業、智能家電、動力電池行業技改現場會。5家企業揭榜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20家企業(44個場景)入選優秀場景。二是堅持新上重點產業項目必須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對擬建、在建產業項目,嚴格對照能效標桿水平建設實施,推動能效水平應提盡提,狠抓大項目、集聚大勢能,實施華強55萬噸氨醇、興發105萬噸煤制甲醇、三寧化工酰胺及尼龍新材料等一批產業重點項目。2022年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4.2%,高于全社會投資9.2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2%,增加值同比增長21.7%,占規上工業比重達12.1%。
(五)加強政策宣傳解讀,促進政策措施執行落地。
深入傳播普及綠色生產、低碳環保理念,營造全社會共同推動重點行業節能降碳良好氛圍。一是廣泛開展節能降碳宣傳。充分利用政府部門、行業協會、新聞媒體等渠道,通過開展全國節能宣傳周和低碳日主題宣傳活動,加強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和熱點問題,傳遞以能效水平引導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決定決心。二是加大節能降碳技術推廣力度。加快推動成熟綠色低碳工藝技術普及推廣,充分發揮各地節能中心、行業協會以及專家團隊等有關方面的合作,做好節能降碳技術宣傳推廣工作,更好地發揮節能降碳技術在推進產業綠色轉型升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