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哪些綠色生活方式“種草”過?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開通了個人碳賬戶,還是購買了價格高但更加綠色低碳的商品,又或是在二手交易平臺上下單,淘來別人的閑置物品,甚至只是重新愛上騎車,開始綠色出行。
過去一年,隨著綠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綠色低碳生活也變得更加觸手可及。更多人通過養成綠色低碳的生活習慣,推動形成人人、事事、時時、處處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
我們的世界也因綠色而越發美好。
更普及,從上到下積極擁抱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鄙鷳B環境部、中央文明辦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試行)》,更是為人們踐行生態環境責任及綠色生活方式,提供了具體行動指南。
從家庭、學校到社區,從企事業單位到政府部門,從創新宣傳到創意實踐,多姿多彩的綠色生活創建活動如火如荼開展。將綠色低碳理念推廣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為打造優美宜居的生態環境、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營造良好氛圍。
時代呼喚綠色,綠色創造時代。如今,隨著綠色低碳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全社會對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理解和認同正在逐漸增加,進一步加快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為生態環境
問題的解決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次次精彩紛呈的活動,一場場“
碳中和”活動,吸引更多人參與到綠色低碳實踐中,讓城市更加美好。
更深入,居民踐行多姿多彩
打卡光盤行動、踐行垃圾分類、倡導綠色出行,越來越多的人積極主動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努力實現在社會發展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
深圳,垃圾“強制分類”滿3周年,分類成效顯著。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和資源化利用率分別達48.8%和87.7%,位居全國前列。上海,垃圾分類4年,依托“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項目2.76萬個,吸納志愿者71.38萬余人,累計服務時長超過4698萬小時,貢獻全市居民區生活垃圾分類達標率穩定在95%以上的好成績。
北京,自行車回歸城市,市民騎行意愿持續高漲,共享單車騎行量達10.88億人次,日均騎行量近300萬人次。不僅如此,全國各地在9月如火如荼地開展2023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
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探索建立綠色出行積分、舉辦綠色低碳講堂、培育綠色出行文化,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綠色出行。
更潮流,低碳表達有young有范
2023年,剩菜盲盒、Citywalk著實火了一把,年輕人的綠色低碳生活選擇不僅更加多元,還勇于打破常規,更加便捷、方便,吸引力滿滿。涵蓋衣食住行用方方面面,讓綠色低碳生活變得觸手可及。
“惜食魔法袋”“袋走PACK—AGE”“兜著走DZZ”“米粒盒子”等余量食品銷售平臺相繼壯大,為公眾踐行綠色低碳生活、反對食物浪費提供了新選擇。
Citywalk與各大好玩有趣的活動“相認”,
廣西桂林開展“綠電citywalk、零碳游山水”,深圳龍崗開展低碳研學“citywalk” 深港青年同游,一同見證城市綠色發展。
二手商品循環使用,更關注性價比和閑置資源再利用,年輕人的新消費,盤活的是舊資源,展示的是綠色低碳新態度。
如今,推動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是每個人的應盡之責,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內在要求。每一次的綠色低碳消費都將匯聚成建設美麗中國的強大力量。
更硬核,科技引領創意酷炫
在綠色消費領域,從綠色有機食品,到環保
節能家電,綠色概念逐漸滲透到各行業,綠色產品全面開花,激發更多創新活力。國內首輛L4級自動駕駛貨運車、拓撲柔凝膠“毸酷”輕薄保暖調溫材料相繼亮相,讓綠色消費科技感滿滿又創新十足。
在綠色金融領域,個人碳賬戶應用場景不斷豐富,金融機構、互聯網平臺、政府部門合力推動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參與碳
減排,打通平臺限制,擴大應用場景,用綠色低碳能量兌換優惠權益,助力“碳中和”。
今年“雙十一”,菜鳥對綠色回收再升級,豐富回收品類、打通回收鏈條,通過數字化系統支持,激發消費者回收動力。如今,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逐步建設完善,數字技術將海量碎片化信息集成貫通,提高產業鏈上下游協同處置效率,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效率。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各大城市正積極探索數字技術賦能廢舊物資資源化利用新模式,激發科技新動能,打通循環大動脈。
更無限,“碳中和”故事不斷超越
在杭州,“綠色亞運”理念獲得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綠色場館建設、綠色能源供應、綠色環境提升,“人人一千克,助力亞運碳中和”,努力打造首屆碳中和亞運會和首個大型“無廢”賽事。讓這座城市的每個人看見綠色低碳實踐的新可能。
在成都,大運會做到四個首次。西部地區首個實現“碳中和”的國際大型體育賽事,首次在國際大型賽事中運用本土
碳普惠機制助力低碳觀賽,首次在國際大型賽事中實施觀賽個人“碳中和”,首次在國際大型賽事中運用二手循環服務,讓世界看見中國的努力。
為生態環境保護凝心聚力,為生產生活提供更多可能。今年,上海進博會第二次啟動“零碳進博 零塑辦博”行動,在這一理念的助推之下,參展商更加深入地向“零碳未來”邁進,他們將低碳、無廢、可持續元素貫穿到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為產品注入“綠色靈魂”,積極與廣大消費者形成共鳴,共同引領時代潮流。
在北京,服貿會以“雙碳賦能·煥發創新動力”為主題,圍繞促進綠色轉型、節能降碳、生態治理等,搭建高水平展示、交流、貿易、投資的平臺,凸顯國內在雙碳征途上取得的最新進步。一批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集體亮相。
我們不斷從綠色低碳實踐中總結經驗,不斷超越自我,不斷講述更加動人的“碳中和”故事。綠色生活,造就美麗中國。